


针灸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手段,最早见于二千年多前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
针灸很适合现代人调理身体,大部分人因为工作的影响会久坐不动,身体内的气血循环就受到了影响,气血一旦瘀滞就会产生肢体酸痛麻木等常见问题,这些问题就可以通过针灸来缓解,表面来看就是通过针灸来缓解肢体疼痛,本质则是通过针灸能够将身体内的气血打通,使得淤堵在某一部位的气血能够快速输送到身体其他部位,就能避免疼痛的反复发生,逐渐调理好体质。
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调和阴阳
扶正祛邪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针灸具有广泛的适应症,可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多科。小小的针灸便于携带,副作用少,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以随时随地的使用。针灸具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大智慧,针灸以经络,腧穴,气血运行理论为核心,通过调节机体本身固有的调节功能,让身体恢复自有恢复力。针灸是将身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不会单纯进行割裂,能更好的认识人与天地之间的联系。
如今针灸门派众多,作为初学者很难分辨哪个流派更适合自己,而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相对应的理论。但所有的门派都离不开经络和中医理论基础知识等,都离不开最初的中医针灸手法。
贺氏针灸三通法 治疗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