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前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每个人都终将会"变身"为终身学习者。因为,没有人能够以一个"确定"的方法去应对众多不确定的变化——尤其是在2020年。
回望2019年,政策利好叠加供需变化,职业教育进入元年。到了2020年,在政策和疫情的双重作用下,职业教育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相关赛道风口不停。在"后疫情时代",随着政策的支持、资本的涌入、社会的观念转变,我们不难预见,等待着职业教育赛道的,将是持续的走高和向好。
在过去,中国职业教育体系分为学历与非学历两种。所谓学历职业教育,就是从中专到大学,非学历则分为职业技能教育和职业考试培训;其中,后者又分为人才招录考试和资格证书考试。
在这个体系下,职业资格、专业技能、学历提升、招录考试……职业教育在不同细分类别的需求特征不尽相同。
不过,随着互联网知识付费商业模式的崛起,藏象教育教研专家团队认为,职业教育不一定专门针对提升学历和找工作。但凡能够体现人的成长、增厚人的终身价值的,其实都可以算作职业教育,或是泛职业教育。
正因如此,藏象集团以教育培训为主的业务板块正在瞄准泛职业教育这一多元化赛道。比如藏象集团旗下北京灵兰在线教育携手(国资委)商业国际交流合作培训中心开展的“专业技能培训项目”主要面向互联网时代的个人职业发展需求,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同样由藏象职业技能培
训学校长期开展的有关大健康类的课程,主要与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等权威机构合作,通过以线上培训课程为主的不断学习,让学员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知识,目前为止已经培养数百万学员提升技能,通过自我价值的提升实现求职加薪的自我追求。
其中“专业技能培训项目”涵盖市场营销师、数字化管理师、无人机驾驶、电子竞技师等一批与互联网紧密相关,并非传统的教育培训形态的课程,但均在推出之后迅速受到了市场的认可。且随着课程的不断优化、师资力量的加大,被很多培训机构和学员普遍看好。
如今,学习不再仅仅基于书本、课堂和老师,互联网把职业教育推向了更加宽广的定义之中。学习能够赋予人客观的判断力、对形势的掌控力以及对目标的行动力,从而帮助人们收获不同维度的技能和素养,这样的正在观念越来越受到认可。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客观上存在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需求不完全相适应的问题,加之近年来宏观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等因素,令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有所加剧。
受疫情影响,2020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一些毕业生连毕业典礼都没来得及参加,就直接投入了求职大军。据多个招聘求职网站发布的2020年春招与秋招趋势报告显示,春招活跃求职的应届生较同比增加56%,但企业招聘需求较同比下降了22%;到了秋招季,企业需求有所回暖,同比增4.5%,但由于海外疫情严峻,回国求职的留学生规模数量翻倍。
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培训无疑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因此,高校毕业生的不断增加与就业竞争的加剧,为职业教育培训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今年以来,职业教育需求总体超过去年,尽管疫情导致线下开课较为困难,但"职业教育"相关的线上百度搜索同比增长了9%。
而从人口来看,以往,人口红利淡化了"技能型人才缺口较大"的人力资源结构的矛盾,随着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首次出现下滑,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化,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凸显出来。
从政策方面看,从2014年开始,国家相关机构开始出台政策,强势助推职业教育的发展。2018年,新的政策又一次落脚在"终身"二字上,意在解决职业教育长期以来的供给不足、层次偏低、缺乏个性化和延伸服务等问题。2020年,国家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完备化,职业教育的规模逐渐向高等教育靠拢。
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够走向"终身化",是由各种原因决定的。最核心的,则是当前职业市场新的人群正朝向更加频繁的职业转换以及更加多元的职业趋势发展,这使得专业技能终身学习的窗口期越来越长。
随着移动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过渡,企业的在线化、数字化转型已刻不容缓。今年的忽如其来的疫情更是成为催化剂,进一步加速了转型过程。
根据《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研究》显示,2019年中国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平均得分仅为45分,远远低于及格线,而数字化人才的匮乏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为了让企业储备充足的数字化人才,可以预料的是,将来会有更多的企业进入培训教育这一赛道。目前,国家层面在不断修改完善《民办教育促进法》,积极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利好政策频出,鼓励社会资本兴办职业教育。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这一市场整体规模可达1800亿至2000亿。
而这一切,无疑为职业教育带来了崭新的机会。
以对年轻人极具吸引力的游戏电竞、影视、动画、直播行业为例,据2019年人社部发布的报告显示,未来五年对电竞人才的需求量近200万人,游戏领域人才缺口则达到了60万人。
面对这样的需求,在供应端,国内约1500家院校开设有数字艺术专业,每年为社会输出10万左右毕业生。但由于存在教育内容与产业需求脱节的情况,使得学生毕业后很难无缝衔接,即使入职后也缺乏合适的提升渠道。总体看来,文创产业在人才数量上存在缺口,在质量层面也缺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因此,创新型数字化人才的热门和紧缺,对职业教育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让更多企业摩拳擦掌,希望涉足其中。其中,拥有10多年职业教育培训经验的藏象教育,长期以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办学为主培养技能型人才。尤其,近两年积极整合优势资源,优化升级数字化教学系统,经过研发团队的不断钻研和沉淀,完善了自身的产业人才布局,并在互联网在线教育方向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此外,藏象教育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紧跟市场需求,面向全社会培养数字化创新人才,用产业的力量重塑教育,逐步打通人才与产业脱节的行业痛点,同时引领了职业教育行业的创新。
展望2021年、所谓的"后疫情时代",作为一个真正能够体现"个体价值、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完美组合的良好赛道,职业教育在未来将会迎来更大的机会、更强的发展,并会让更多人从中受益。这不止关乎"风口",更关乎"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和未来趋势,这也正是藏象教育从整个产业变化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出发,布局职业教育多个领域构建以技能为主导、以行业需求为出发点、以院校合作办学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产教融合新模式。